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少儿专版 漫画作文 漫画茶座 长辈关爱 四格专版 画漫画像 卡通涂鸦 系列连载 其他漫画 大家续画 童星档案 新手涂鸦
其他版块 动画频道 音乐频道 游戏频道 动漫周边 动漫培训 报刊推荐 漫画书籍 专题推荐 动漫图片 漫画雕塑 画漫画像
新闻版块 漫画新闻 漫画大赛 学校专版 学校简介 作品展示 成人专版 原创漫画 插画作品 动画作品 画家推荐 成人漫赛
漫画学堂 漫画教室 漫坛园丁 漫友园地 动漫故事 儿漫研究 课例教案 课件软件 留言本本 汉葭一小 旧站回顾 返回首页
欢迎光临少儿漫画网站

时评漫画创作初探 作者:纪宾

时间:2011-07-22 点击:

分享到:


            

        时评漫画是报纸时评版最佳的视觉引导者随着国内报业的迅猛发展,在许多业内人士的眼中,报纸不应该仅仅作为"信息纸"存在,为了赢得更多更广泛的关注,报纸更应该是一种"观点纸"。而近几年报纸时评版的大量创办,便是这种理念付诸实施最直接的体现。

报纸版面的被充分阅读是需要视觉引导的,换句话说,是需要视觉中心的。笔者认为,新闻照片是不适宜作言论版面的视觉引导的。因为一般来讲,言论行文不仅仅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上,在语境上,它必然稍稍"脱离"现实感。漫画这种原本出于娱乐目的的艺术形式,既符合人类"直观、刺激"的感官天性,也以其强烈的针对性和广阔的想象空间,悄悄地把人们拉向思辨的深处。①所以,漫画这一形式,作为时评版的视觉中心,是再合适不过了。
时评漫画是时评的准确诠释,但不是时评的简单诠释    
这里有必要陈述一下笔者对新闻漫画概念的理解。时评漫画是新闻漫画的一种。大部分在报纸上刊登的漫画,除纯属娱乐功能的多格漫画、为服务类经济类版面做解释功能的漫画之外,本来就是应该具备评论功能的。再进一步说,那些没有紧扣文章本身、没有发挥评判功能的漫画,从狭义来说,连新闻漫画也算不上,它们仅仅是刊登在了纸媒介上的漫画,而非新闻漫画。新闻漫画也是有时效的。一幅好的新闻漫画,不能今年能用,明年也能用,它应该紧扣新闻所反应的特定事件,在被使用时有内容上的"排他性"。我国报刊界每年对优秀新闻漫画的评选,建议在这一点上提高标准,划清新闻漫画和其它"疑似"新闻漫画的界限。
时评漫画无疑要紧扣时评本身,但不应满足于简单再现文中的某一部分情节,而是尽量将文章"嚼碎"、"吞服"、"反刍"后重新成型。它应该、也完全能够"下断语",它应该尖锐,不能温情脉脉;应该直击心智,不能太拐弯抹角。要做到这些,就要求漫画作者不停留在文章的表层,天马行空、极尽夸张之能事。
时评漫画最重"意",但也要重"形"    
在日常的业务交流中,有的同行认为,时评漫画有创意就够了,画得可以马虎些,所谓七分意三分形。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画面出现在版面上,本来就应让人看了赏心悦目,过于粗陋的画作,会使所表之"意"大打折扣。遗憾的是,在一些报刊上,随意涂鸦式的漫画并不鲜见。当然,画面累赘繁杂并不等同于精心制作;寥寥简笔也可意形兼备,选用漫画的编辑必须具备识别的眼光。反过来说,不具备"意"的画作,技法再高,也不能算合格的时评漫画。时评版的主要特性就是"表达",而非"展示",这就决定了是"意"而不是"形"占据支配地位。
时评漫画只能讽刺,不具备颂扬的功能    
漫画不会在原生的荣耀地带去歌功颂德。它是站在生命的痛楚里发酵的一种元素,是在这样的一个情形下产生出来的一种精神。②    评论类的漫画天生就是战斗性、揭露性、讽刺性的。它可以将恶劣丑陋的事物演绎为荒唐可笑的;也可以为了增强幽默感,把极端悲惨的状况处理为感官可以接受的画面场景。这样一种相对弱化处理,有时会成为必须--毕竟时评文字本身可以作为补充。但这不意味着辣椒可以成为蜂蜜。辣味可重可轻,但它必须是辣的。每一件被评论的事物都有不同的两面。为了维护相关社会群体情绪稳定,新闻稿件有时可以"负题正做"--负面新闻正面引导。对这一点,时评漫画是不能类推的。碰到这一类题材,笔者一般选择放弃。偶尔试之,效果奇差,况且笔者至今尚未见到古今中外有什么出色的"歌颂"类漫画。
时评漫画禁忌的多重性    
报刊上,任何元素都有它力所不逮的领域,文字可以描述形象,但无法再现形象;照片可以再现场景,但需要文字才能表达画面背景及事发过程。时评漫画也不例外。漫画以幽默为灵魂,它是概括性的,很难提供实物的细节;相反,它可以提供很多现实中没有的纯想象的事物和场景。所以作为一名作者,切勿扬短避长,导致事倍功半。另外,死亡、肢体分离、身体暴露、暴力血迹等等引起人们感官不快的元素,也属忌讳之列。但另一方面,如果立意需要,上述忌讳领域也可适当接近--因为画的优势就在于它比照片要不"真实"。打个比方,简笔画出的女性,一般读者大都还能接受,换成照片行吗?
囿于我国的国情,涉及政府部门的批评言论,配图注意不能过于随意,既要保持锋芒,又不能触及敏感地带。要善意批评,切忌挖苦。还要正确使用绘画元素。
直指其名的批评言论,配图时要化个人为群体,要批一种现象,不要挖苦特定的个人。这样同样能达到效果,又可以避免麻烦。
画面如果需要出现知名人士形象的,首先必须保证消息来源可靠,事实清楚。最好把他(她)画在非现实的环境中,营造出"纯属虚构"的效果--当然党政领导不行。我国与西方的舆论环境不同。西方报刊体上有大量的政治家漫画形象,我们是无缘效法的。
时评漫画的几种主要创作思路
时评漫画作品的创作千人千面,要说规律,还是有章可循的,这就像围棋的"定式"、武术的"套路"--灵活使用、交叉延伸,能演变出无穷的局面来。要说明的是,以下的分类只是相对的。很多时候,一幅作品中会兼有几种思路。
拟物法  
这是时评漫画中运用频率非常高的思路。严格来说,所有这里列出的方法概括起来,只有两大类:比拟和延伸。拟物法的思路就占了比拟类的一半。有些动物富有人的性格、行为、七情六欲,漫画借动物作褒贬更有趣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犟牛、笨猪,也是借物咏人。③拟物法一般用动植物形象来比拟现实中的人群或事物,有时也可以用器物等没有生命的东西来比拟,不拘一格。只是要注意,比拟双方之间不管怎样风牛马不相及,一定要有某种共性或联系,哪怕是画面刻意营造出来的。
预示后果法
预示后果法在时评漫画中运用频率也比较高,它属于延伸类。充分发挥想象--假设社会上已存在的一些不恰当的、丑恶的现象任其恶化,会导致怎样的结果?想象越离奇越荒唐,讽刺的效果越佳。注意想象再大胆,也要合"理"--融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科幻式情结。
时空错乱法
时空错乱法有天生的喜剧效果,"关公战秦琼"、"国王在纽约"等等实例不胜枚举。如果题材对路,那就大胆地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人们和事物摆到同一个画面上来吧,这的确是个事半功倍的做法。
典故借用法
典故可以是目光向后的,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童话、俗语歇后语等等,也可以是目光平行的,一些大众文化形式如热门电视节目、电影,甚至网络游戏等,想到什么都可以信手拈来--只要是大部分人都能联想到的。太生僻、太艰涩的典故不宜使用。
古装避嫌法
给当代的人物套上古代的外衣,可避免被批评者自愿"对号入座",常适用于对政府部门、官员的批评。它还有一个功用:即暗示现在某些手中握有权力的人,思想境界连古人都不如。
名作假借法
人所周知的画面,如名画、传世的雕塑、不朽的摄影作品等,可以成为漫画制作的极好原料。"蒙娜丽莎"、"思想者"等作品,不知被漫画家们"蹂躏"了多少回。这种创作还有一个共性,作者总是要玩偷梁换柱的把戏:或是蒙娜丽纱戴上了墨镜;或是思想者的坐墩被换成了马桶。
文字双关法
一般来说,漫画的画面上应该少出现文字,大量对白式的文字会导致读者阅读时视觉的不顺畅,这同时也是漫画作者比较"无能"的表现。时评漫画通常为单幅作品,完全不依赖文字不太现实,如何增加文字本身的趣味(包括怎样书写在画面上),是漫画作者躲不开的任务。文字双关,就是化不顺畅为新趣味的一种手段。
侧面讥讽法
这也是一种延伸类的做法。正面表达效果不佳时,侧后迂回更具幽默感。这种是"想一想才会笑"的"转弯"式类型,不过拐的弯太多,会让人不知所云--一般来说,一个弯就足够了。
角色戏化法
这是比拟类的做法。它强调一种舞台剧似的戏剧冲突,画面中有两个以上的角色,主角配角分配清楚。制造紧张的情节氛围。
道具夸张法
把某种物体放大,远远超出人们生活中的经验,巨大的心理感受落差,造成滑稽的视觉感受。这是非常常用的手法,也是比较"偷懒"的做法,创意含量不高,往往与其它手法结合使用,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名人肖似法
人物漫画其实已经大大超过了肖像画的范畴。它并不是为了纪念作用或者向周围的人介绍人物,它的作用范畴非常广,作用对象是大众。④把名人的形象加以夸张,这本身就已经够有趣味的了。在漫画的想象空间中,你可以根据题材的需要"支使"他(她)做任何事--只是这"差使"要适度。以什么为底线呢?假想一下你是他(她),看了这幅画会不会暴跳如雷、非跟作者打官司不可。
借古喻今法
注意借古喻今法与古装避嫌法的区别。前者是取古意,后者是取古形。两者出发点和目的都不同,借古喻今无所谓避嫌,反而要使原意更尖锐。
以上的创作思路是笔者在近千幅已发表的时评漫画中"事后"归纳筛选出来的,这种归纳是由"果"及"因"。在实际操作中,思维的方向当然是刚好相反--完全是无中生有:面对一篇时评脑汁绞尽、苦苦提炼。在思绪的冥冥中,这些所谓"套路"是不断地迸出,又不断地被排除,一直到在无声的狂喜中,搜索到最适宜于表达言论主旨的"套路"或"套路"组合。
另外,"套路"不是一成不变的,很多全新的"套路"就是在创作中不断的被发现,又有很多新"套路"不过是老"套路"的简单派生。但"套路"的运用不是自我抄袭--就如同一位好作家会不断地使用同一种修辞方法,写出的作品却仍旧五花八门一样。
参考文献  ①庄礼伟《漫画地球村》广州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一版  ②欧阳应霁《我的天》海南出版社1998年1月第一版  ③华君武《华君武漫画十二生肖》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  ④视觉设计研究所(日)《插图创意设计手册》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作者系《温州日报》美术编辑、版式总监)

上一页:迈出漫画第一步(自由漫画联盟提供) 作者: 卢泰斌 下一页:漫画学堂之 画线 作者:未知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